這邊舉例的是以一個網路活動為例,當然囉!! 也是可以應運在一般網路行銷的計算方式,例如透過Banner、EDM、文章...,不過如果是透過現在流行的Web2.0行銷模式,那麼這就比較難去衡量,譬如以Twitter為例,google不易將twitter的內容搜尋進去,但是一則Titter訊息出來,如果你的追隨者很多,那麼曝光效果卻是很大,講了這麼多題外話,下列趕進進入重點。

一般網路行銷通常會經過下列幾個階段
一、廣告曝光數
代表你的廣告被曝光幾次,曝光並不代表使用者是否有看到此廣告,或是此廣告是否吸引使用者,只能說曝光數多代表著可能很多人看過你的廣告訊息,如果加入購買廣告的成本除以曝光數來說,以比較專業的名稱來說就是CPM,代表著每曝光一千次的成本為何。

二、廣告被點閱數
看完廣告後會點擊的次數,大約為曝光數的0.2%~0.3%,也就是一般如果曝光1000次,大約只會被點擊兩次,加入購買廣告的成本除以點擊數來說,以比較專業的名稱來說就是CTM,代表著每次被點擊的成本為何。

三、活動網站被流覽次數
上述兩個通常都是指你放在別的網站的廣告,當然囉!! 一般都會有個目的網頁或是活動網頁,而這邊指的是點擊第二步的連結後連到活動網站並瀏覽數為何,不過當然也有一部份的流量來自於網友透過其他各種方式連到那活動網頁的。比較專業的說法為-造訪人次單位成本Cost Per Visit (CPV)

四、參與活動人數
經過上述的步驟後,真正有參與活動者,舉例來說,你的活動網站設計網路小遊戲,而這邊就是統計有玩網路小遊戲的人數有多少,那麼就可以統計出平均一個人玩這網路小遊戲大約需要多少廣告行銷成本。如果沒有直行到第五步驟,那麼也可以算為訂單單位成本Cost Per Order (CPO)。

五、實際購買或是申辦人數
當然我們設計網路小遊戲不外乎就是網友能購買我們的產品或是加入我們的會員,而這邊就是指經過那些之後真正有留下資料並對於自己網站有實質貢獻者,這邊可以就可以很精確地統計出來到底投入的行銷預算達到多少成效。比較專業的說法為-訂單單位成本Cost Per Order (CPO)。


上述的計算方式為建議可評估一個網路行銷成效,但是一般而言,大部分的人都只計算到上述第一點和第二點,比較少去估到第五點,通常前四點屬於正相關,也就是都維持一定的比率,但網友是否會將好奇轉成對於你自己產品的真正貢獻時,則不一定,仍要看你的產品是否真正符合網友的需求,只能說透過網路行銷可以增進機會比率,但並不代表一定有正相關。( 文:張耿益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